被趕走前“拼命彙錢”:川普政府大規模驅逐引發“彙款潮”
- James Anderson
- Oct 7
- 3 min read
新聞來源自 “洛杉磯華人資訊網”
據Newsweek10月4日報道 自川普政府推行一系列愈發嚴厲的移民政策以來,根據數據顯示,僅幾個月時間,美國已驅逐出境約200萬人,其中40萬人直接被遣返回原籍國。

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(ICE)的行動範圍遍及農場、餐館、教堂、學校甚至醫院。突襲頻率的增加,讓大量無證移民感到恐慌,他們擔心隨時可能被驅逐。因此,很多人選擇加快對外轉移資金,以確保家人能在自己“失去收入來源”之前獲得保障。
拉美彙款激增:前所未有的“資金回流”
在這股恐慌心理推動下,2025年美國向拉丁美洲國家的彙款預計將達到1610億美元,較2024年增長約8%。
尤其在中美洲與加勒比地區,增長最為明顯:
洪都拉斯今年前八個月的彙款額暴漲25%;
危地馬拉、薩爾瓦多、海地的彙款增長幅度同樣創下新高。
與此形成對比的是,長期依賴僑彙的墨西哥卻在2025年出現了5.8%的下降,這是多年來的首次下滑。
移民的策略:一次性大額轉賬與彙款升級
受到驅逐威脅與新政策衝擊,許多移民改變了彙款習慣。數據顯示,單筆彙款的平均金額已從300美元上升至近400美元。部分移民選擇一次性大額彙款,理由是:一旦被遣返,可能徹底失去向家鄉彙款的機會;同時,還要規避日益增加的彙款成本與稅費。不少人甚至動用儲蓄、出售汽車、家電等資產,將資金提前轉移回拉美,以求“未雨綢繆”。

“大而美法案”:彙款稅引發新壓力
2025年7月,國會通過的“大而美法案”引入了一項全新的彙款稅:
現金、彙票、銀行本票的海外彙款需繳納 1%稅率;
通過銀行賬戶或信用卡、借記卡進行的轉賬則免稅。
這一新規直接增加了移民的緊迫感,導致現金渠道的彙款短期內出現“井噴式增長”。與此同時,各類彙款平台也趁機提高了手續費,進一步加重了移民家庭的經濟負擔。以哥倫比亞為例,當地金融公司預計,新稅法可能讓該國的年度彙款減少6000萬至3.6億美元。
經濟影響:彙款國GDP高度依賴
專家指出,彙款減少5%可能導致危地馬拉的GDP下降1個百分點。在一些小國,僑彙甚至成為支撐家庭生活、教育和醫療的關鍵收入來源。川普政府的驅逐與彙款稅,等同於直接“拉動”了這些國家的宏觀經濟曲線。
專家與反對聲音:移民與美國經濟的微妙關系
雖然川普政府強調打擊無證移民與資金外流,但不少專家警告,這樣的政策可能適得其反:
增加彙款成本和恐慌心理,可能刺激更多移民在短期內加速資金轉移;
對依賴彙款的國家造成經濟衝擊,可能間接推動更多人嘗試移民美國。
反對者還強調,移民在美國經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:不僅貢獻勞動力,還通過合法或間接的方式繳納稅收。將其簡單視為負擔,忽視其經濟貢獻,可能“削弱美國長期的經濟韌性”。
轉載於洛杉磯華人資訊網,轉載請註明來源,切勿侵犯。
2025/10/07 上午 09:34